每天上廁所是很重要的事
門診中,常有病人會問到:醫生,我長痔瘡,這樣會不會比較容易得大腸癌或直腸癌?要不要去做個大腸鏡檢查?
痔瘡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,在肛門口周圍有許多小靜脈,當長期久坐不運動,便秘、生產用力不當等,使這些小靜脈不正常地擴張變大時,就形成了痔瘡。因為肛門內有一條線解剖學上稱為齒狀線,長在這條線上面的痔瘡稱為內痔,長在這條線下面的稱為外痔。內痔通常不太痛,外痔比較痛。但是內痔常會伴隨大便出血,長太大還會脫出肛門外。外痔則不太會大便出血,但一旦出現栓塞時,就會讓人痛到坐立難安。
在目前的醫學研究上,並沒有發現痔瘡與直腸癌有明顯關係,因此長痔瘡並不會就比較容易得直腸癌或大腸癌。
不過既然談到了直腸癌,直腸癌的主要症狀是:大便出血、大便次數增加、大便變細。乍看之下與痔瘡還有些相似,那痔瘡與直腸癌初步要如何辨別呢?
1. 發病年齡:
直腸癌多見於中老年人。
痔瘡任何年齡皆可發生,青年人常見。
2. 大便出血情形:
直腸癌的大便出血是“主動出血”,是因腫瘤本身表面潰爛,使得不斷出血或是滲血,所以大便排出時會夾雜陳舊的血液,因此出血顏色較為暗紅而且會併有直腸的黏液。
痔瘡的出血則是“被動出血”,是因大便排出擠壓痔瘡處,血液是排便後滴下來,因此與大便沒有混合,多數是解便後在擦拭肛門時,沾在衛生紙上。血液顏色呈現鮮紅色。所以大便潛血反應檢查在直腸癌或大腸癌檢查是很有幫助的。
3. 症狀:
直腸癌是實體腫瘤,質地較硬,位置固定,因此會壓迫直腸,排便時會讓大便量減少但卻得要上個好多次,有便意但卻解不出來。
痔瘡則質地較為柔軟,解便時有時痔瘡會脫出,可以用手指再推回去,很少見到常常想上廁所但大便卻排不出的現象。
所以痔瘡與直腸癌是兩種不同疾病,治療方法跟治療的預後也不同,但千萬別把把直腸癌誤認為痔瘡,那可就麻煩大了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