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N013036  

轉載自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《養胃和防治胃病美食便方》一書,給大家當參考。有興趣者可自行上網訂購。人衛官網  http://www.pmph.com/

    古云:有胃氣則生,無胃氣則亡,

  人體後天所需的氣血,主要源於飲食物中的營養(精微),所以古人稱:“胃為水穀之海,氣血之源”。即一身氣血皆從胃中穀氣化生而來,對維持人體生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,所以說:“胃者,人之根本也;胃氣壯,則五臟六腑皆壯。”

  古代醫生常通過觀察“胃氣”的強弱、有無來判斷病情的預後,稱“有胃氣則生,無胃氣則死。”如果食欲尚好,消化功能正常,既使病情很重,一般預後也較好;如果食欲差甚至毫無食欲,而且難於恢復者,往往預示後果不良。

  

  生 薑

  生薑,又稱川姜、白姜、均薑。  

  生薑味辛,性溫。發汗解表,溫中止嘔,溫肺止咳,解毒。治外感風寒,胃寒嘔吐,風寒咳嗽,腹痛腹瀉,解魚蟹毒。對胃寒引起的嘔吐、噁心等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。《食療本草》謂生薑能“除壯熱,治轉筋、心滿。止逆,散煩悶,開胃氣。”

  小提醒

  生薑中含辛辣和芳香氣味的揮發油,油中的主要成分是姜醇、姜烯、薑油萜、薑酚等。姜中的薑辣素為黃色油狀液體,具辛辣味,就是它賦予薑以辣味的。生薑能夠增強和加速血液迴圈,刺激胃液分泌,促進腸胃蠕動,健胃消食。

  生薑具有健胃、增進食欲的作用,對胃病亦有緩解或止痛作用。胃炎及胃、十二指腸潰瘍所引發的疼痛、嘔吐、泛酸、饑餓感等,用生薑50克煎水喝,可使症狀迅速消除。

  特別廚藝

  1. 生薑在烹飪中既可當蔬菜,又可作為調料。

  2. 在烹飪中的主要作用是去腥增香。如燉魚、燒海參等,均需投入薑片。在烹調雞、魚蝦等帶有腥膻氣味的菜肴時,只要加進適量生薑,就會使這些食物的味道變得更加鮮美。

  3. 在製作鹹味帶汁的菜肴時,加點生薑可使菜肴散發香味,如燒茄子、炒豬肝等。把生薑末與蔥段、大蒜茸、黃酒、澱粉等兌成汁,可用於溜炒類佳餚。

  溫馨提示

  1. 陰虛,內有實熱,或患痔瘡者忌用。

  2. 久服積熱,損陰傷目。

  3. 高血壓病人不宜多食。

  

  綠 豆

  綠豆,又稱青小豆、文豆、官綠、油綠等。  

  綠豆味甘,性寒。入心、胃經。清熱解毒,消暑。用於暑熱煩渴、瘡毒癰腫等症。可解附子、巴豆毒。《日華子本草》謂綠豆:“益氣,除熱毒風,厚腸胃;作枕明目,治頭風頭痛。”有“濟世之食穀”之說。

  小提醒

  綠豆含有豐富的營養,綠豆每100克含蛋白質22.1克,所含蛋白質主要為球蛋白類,除蛋白質、澱粉外,還富含鐵、磷、鈣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C、B及胡蘿蔔素、煙酸等。它性涼味甘,有清熱解毒、止渴消暑、利尿潤膚的功能。

  綠豆中所含蛋白質、磷脂均有興奮神經、增進食欲的功能。綠豆還能開胃健脾,幫助消化,與米麵混吃有互補作用。

  特別廚藝

  綠豆既可做粥,又可加工成各式糕點及餡料,綠豆湯更是夏季消暑飲料。

  溫馨提示

  綠豆性寒,素體虛寒者不宜多食或久食,脾胃虛寒泄瀉者慎食。

  

  羊 肉  

  羊肉味甘,性溫。入脾、胃、腎、心經。溫補脾胃。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反胃、身體瘦弱、畏寒等症。羊肉是助元陽、補精血、療肺虛、益勞損、暖中胃之佳品,是一種優良的溫補強壯劑。《本草從新》中說,羊肉能“補虛勞,益氣力,壯陽道,開胃健力”。

  小提醒

  羊肉肉質細嫩,味道鮮美,含有豐富的營養,容易被消化。據分析,每100克羊肉含蛋白質13.3克、脂肪34.6克、碳水化合物0.7克、鈣11毫克、磷129毫克、鐵2.0毫克,還含有維生素B、維生素A、煙酸等。

  羊肉性味甘熱,歷來作為補陽佳品,尤以冬月食之為宜。它的熱量比牛肉高,冬天吃羊肉可促進血液迴圈,以增溫禦寒,因此,老年人、體弱者、陽氣虛而手足不溫者吃羊肉有益。

  特別廚藝

  羊肉可製成許多種風味獨特、醇香無比的佳餚。羊肉味道鮮美,做法多樣,適合於炒、涮、燜、燉、烤等多種烹調方法;既可以作主料,又可以作配料。用羊肉作餡料,可以做餃子、包子、羊肉餅等。另外,羊肉除膻味,可將蘿蔔塊和羊肉一起下鍋,半小時後取出蘿蔔塊,放幾塊橘子皮更佳。

  溫馨提示

  1. 吃涮肉時不可為了貪圖肉嫩而不涮透。夏秋季節氣候熱燥,不宜吃羊肉。

  2. 羊肉屬大熱之品,凡有發熱、牙痛、口舌生瘡、咳吐黃痰等上火症狀者都不宜食用。

  3. 患有肝病、高血壓、急性腸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,還有發熱期間都不宜食用。

  4. 吃羊肉時不宜吃醋,許多人吃羊肉時喜歡配一些食醋作為調味品,吃起來更覺爽口,其實,這是不合理的。因為羊肉性熱,功能是益氣補虛,而醋中含蛋白質、糖、維生素、醋酸及多種有機酸,性溫,宜與寒性食物搭配,不宜與熱性的羊肉搭配。

  5. 吃羊肉時不宜吃南瓜,可能導致發生黃疸和腳氣病。

  6. 過食羊肉傷者,多食棗子、草果可消。

  

  南 瓜

  南瓜味甘,性溫。入脾、胃經。具有補中益氣、消炎止痛、解毒殺蟲、降糖止渴的功效。主治久病氣虛、脾胃虛弱、氣短倦怠、便溏、糖尿病、蛔蟲等病症。  

  小提醒

  南瓜的營養成分較全,營養價值也較高。每100克含蛋白質0.6克,脂肪0.1克,碳水化合物5.7克,粗纖維1.1克,灰分0.6克,鈣10毫克,磷32毫克,鐵0.5毫克,胡蘿蔔素0.57毫克等。此外,還含有瓜氨素、精氨酸、膳食纖維等。南瓜的果膠含量達幹物質含量的7%~17%,胡蘿蔔素含量為西瓜的8~20倍。維生素A含量相當於番茄,維生素C含量高於黃瓜,熱量近於小麥、玉米,蛋白質含量相當於菜豆。

  南瓜所含果膠可以保護胃黏膜,免受粗糙食品刺激,促進潰瘍癒合,適宜于胃病患者。南瓜所含成分能促進膽汁分泌,加強胃腸蠕動,幫助食物消化。

  特別廚藝

  南瓜烹飪時既可作主料,如糖醋南瓜丸,也可作配料,適合炒、蒸、炸、煮等方法食用。

  溫馨提示

  1. 南瓜性溫,胃熱熾盛者、氣滯中滿者、濕熱氣滯者少吃。

  2. 患有腳氣、黃疸、氣滯濕阻病者忌食。

  

  蘋 果

  蘋果,又名柰、蘋婆、平波、超凡子等。

  蘋果性平,味甘酸。入脾、肺經。生津止渴,補脾止瀉,補腦潤肺,解暑除煩,醒酒。《隨息居飲食譜》記載蘋果:“潤肺悅心,生津開胃,醒酒。”《食療本草》中說蘋果:“主補中焦諸不足,和脾;卒患食後氣不通,生搗汁服之。”

  小提醒

  蘋果味道酸甜適口,營養豐富。蘋果在西方飲食中是天然纖維等營養成分的主要來源,據測定,每百克蘋果含果糖6.5~11.2克,葡萄糖2.5~3.5克,蔗糖1.0~5.2克;還含有微量元素鋅、鈣、磷、鐵、鉀及多種維生素。蘋果果膠和蘋果汁有助於提高人體內丁酸鹽化合物水準,而這種丁酸鹽化合物可能對結腸癌的發病有預防作用。

  蘋果還具有通便和止瀉的雙重作用,因為蘋果中所含的纖維素能使大腸內的糞便變軟;蘋果含有豐富的有機酸,可刺激胃腸蠕動,促使大便通暢。另一方面蘋果中含有果膠,又能抑制腸道不正常的蠕動,使消化活動減慢,從而抑制輕度腹瀉。

  此外,蘋果能健脾胃,補中焦之氣,促進消化和吸收,蘋果能中和過剩胃酸,促進膽汁分泌,增加膽汁酸功能,對於脾胃虛弱、消化不良等病症有良好的治療作用。

  特別廚藝

  蘋果除鮮食外,還可加工成果脯、果乾、果醬、果汁、罐頭、蘋果酒、菜肴、點心、粥羹等。

  溫馨提示

  1. 蘋果多食令人腹脹,脘腹痞滿患者尤須注意。

  2. 蘋果富含糖類和鉀鹽,腎炎及糖尿病者不宜多食。

  

  木 瓜

  木瓜,別名木瓜實、鐵腳梨、宣木瓜等。

  木瓜性溫,味酸。入肝、脾經。消食,驅蟲,清熱,祛風。主治胃痛、消化不良、肺熱乾咳、乳汁不通、濕疹、寄生蟲病、手腳痙攣疼痛等病症。  

  小提醒

  木瓜中的木瓜蛋白酶,可將脂肪分解為脂肪酸。現代醫學發現,木瓜中含有一種酵素,能消化蛋白質,有利於人體對食物進行消化和吸收,故有健脾消食之功。

  特別廚藝

  木瓜除生食外,還可炒、蒸、燉、榨汁等。

  溫馨提示

  1. 木瓜中的番木瓜堿,對人體有小毒,每次食量不宜過多。

  2. 孕婦忌服,過敏體質者慎食。  

  

  山 藥

  山藥,又稱懷山藥、薯蕷、薯藥、山芋、玉涎。  

  山藥性平,味甘。入肺、脾、腎經。健脾補肺,固腎益精,聰耳明目,助五臟,強筋骨,長志安神,延年益壽。《本草綱目》中說山藥有“補虛羸,除寒熱、邪氣,補中、益氣力、長肌肉、強陽、益腎氣、健脾胃、止泄痢”等功效。

  小提醒

  山藥含豐富澱粉、蛋白質、無機鹽和多種維生素,另外還有多量纖維素及膽鹼、黏液質等成分。山藥的特點是能夠供給人體大量黏液蛋白:這是一種多糖蛋白質,能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沉積,保持血管的彈性,並防止動脈粥樣硬化過早發生,保健作用顯著。

  山藥含有的澱粉酶、多酚氧化酶等物質,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,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。無論脾陽不足或胃陰虛,皆可食用。臨床上常用治脾胃虛弱、食少體倦、泄瀉等病症。

  山藥含豐富澱粉、蛋白質、無機鹽和多種維生素,另外還有多量纖維素及膽鹼、黏液質等成分。山藥的特點是能夠供給人體大量黏液蛋白:這是一種多糖蛋白質,能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沉積,保持血管的彈性,並防止動脈粥樣硬化過早發生,保健作用顯著。

  山藥含有的澱粉酶、多酚氧化酶等物質,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,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。無論脾陽不足或胃陰虛,皆可食用。臨床上常用治脾胃虛弱、食少體倦、泄瀉等病症。

  特別廚藝

  山藥甘甜如薯,可鮮食,也可熟食,適合炒、炸、蒸、燉及做粥等。

  溫馨提示

  1. 鮮品多用於虛勞咳嗽及消渴病,炒熟食用治脾胃、腎氣虧虛。

  2. 便秘腹脹者不宜食。

  

  薏苡仁

  薏苡仁,又名薏米、苡米、苡仁、土玉米、薏仁、起實、薏珠子、草珠珠、回回米、米仁、六穀子。  

  薏苡仁性微寒,味甘、淡。入脾、胃、肺經。利水消腫、健脾去濕、舒筋除痹、清熱排膿,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。

  小提醒

  薏苡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、核黃素、維生素E、維生素B1、薏苡仁油、薏苡仁素、薏苡仁多糖和氨基酸、鐵、鉀等多種營養成分,是不可多得的食療佳品。其營養價值優於大米和小麥。

  薏苡仁因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,有促進新陳代謝和減少胃腸負擔的作用,可作為病中或病後體弱患者的補益食品。經常食用薏苡仁食品對慢性腸炎、消化不良等症也有效果。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:薏苡仁能健脾益胃,補肺清熱,祛風勝濕。

  特別廚藝

  薏苡仁常以做粥為主,或是磨粉、煲湯,加工成各種糕點等。

  溫馨提示

  脾虛無濕、大便燥結及孕婦慎服。

  

  白蘿蔔

  白蘿蔔性寒,味甘、辛。入脾、胃、肺經。消積滯,化痰熱,下氣寬中,解毒。《日用本草》記載白蘿蔔:“寬胸膈,利大小便,熟食之,化痰消穀;生啖之,止渴寬中。”  

  小提醒

  白蘿蔔性味甘涼,含有大量的維生素、精氨酸、膽鹼及酶類,對胃腸道非常有益,可用于食積脹滿。蘿蔔含有很多糖化澱粉酶,這種酶能夠分解食物中的澱粉等成分,使之被人體充分吸收。

  白蘿蔔的辛辣味,主要來源於其中所含的芥子油,它能促進胃腸蠕動,增進食欲,幫助消化。蘿蔔還含有一定量粗纖維,可促進胃腸蠕動,通利大便。適宜於消化不良,脘腹脹滿者。

  特別廚藝

  蘿蔔既可生食,也可熟吃,適合炒、燉、榨汁等。

  溫馨提示

  蘿蔔性偏寒涼而利腸,脾虛泄瀉者慎食或少食。

  

  馬 鈴 薯

  馬鈴薯味甘,性平。補脾益氣,緩急止痛,通利大便。  

  養胃視點

  馬鈴薯營養豐富,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,每百克高達16.8克,並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。馬鈴薯中的蛋白質比大豆還好,最接近動物蛋白,蛋白質和維生素C含量均為蘋果的10倍;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、鐵和磷含量也比蘋果高得多。

  從營養學角度看,馬鈴薯的營養價值相當於蘋果的3.5倍。馬鈴薯還含豐富的賴氨酸和色氨酸。馬鈴薯有和胃、調中、健脾、益氣的作用,對胃潰瘍、習慣性便秘、熱咳及皮膚濕疹也有治療功效。馬鈴薯所含的纖維素細嫩,對胃腸黏膜刺激少,有解痛及減少胃酸分泌的作用。

  特別廚藝

  馬鈴薯烹飪方法多樣,可以炒、燉湯、蒸、紅燒、涼拌、做餡、炸薯條等。

  溫馨提示

  食用發芽的、含龍葵鹼較多的馬鈴薯,可因吸收過量的龍葵堿而引起中毒,出現頭痛、腹痛、嘔吐、腹瀉、瞳孔散大、心跳減慢、精神錯亂甚至昏迷等症狀。

  

  粳 米

  粳米味甘,性平。能益脾胃,除煩渴。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在《千金方·食治》中強調說,粳米能“養胃氣、長肌肉”;《食鑒本草》也認為,粳米有“補脾胃、養五臟、壯氣力”的良好功效。《本草易讀》謂粳米“補中和胃,益氣除煩,清熱止渴。壯筋骨而益腸胃,和五臟而好顏色。”  

  小提醒

  粳米性味甘平,能補脾胃、養五臟,藥膳中多用粳米,且常作粥食。用粳米煮粥時浮在面上的濃稠液體叫做米油或粥油,其營養豐富,可滋陰強身,有醫家稱之“可代參湯”。因此粥被譽為“世間第一補人之物”。粳米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,有助胃腸蠕動,對胃病、便秘、痔瘡等療效很好。

  特別廚藝

  粳米常做粥食用易於消化,也可做各類糕點、壽司,適合蒸、炒、磨粉、爆米花等。

  溫馨提示

  1. 製作米飯時一定要“蒸”,不要“撈”,因為撈飯會損失掉大量維生素。

  2. 平時不宜多食精製的細糧。

  

  大 棗  

  大棗性平,味甘。入脾、胃、心經。補脾和胃,益氣生津,養血安神,調營衛,解藥毒。《神農本草經》中說,大棗:“主心腹邪氣,安中養脾,助十二經。”《本草再新》記載大棗:“補中益氣,滋腎暖胃,治陰虛。”

  小提醒

  大棗富含蛋白質、脂肪、糖類、胡蘿蔔素、B族維生素、維生素C等成分,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,有“活維生素”之美稱。大棗性質平和,能培補脾胃,為調補脾胃之常用食品。鮮大棗含糖量達20%~30%,幹棗達55%~60%,比甘蔗和甜菜的含糖量還高。維生素B2含量較一般果品高。大棗甘溫,少食健脾,多食礙脾。

  特別廚藝

  大棗既可生食,也可熟食,更可以蒸、燉,作配料及餡料,加工成各種糕點等。

  溫馨提示

  1. 痰濁偏盛,腹部脹滿,舌苔厚膩,肥胖病者忌多食常食。

  2. 急性肝炎濕熱內盛者忌食。

  3. 小兒疳積和寄生蟲病兒忌食。

  4. 齒病疼痛者亦忌。糖尿病患者切忌多食。

  

  蓮 子

  

  蓮子性平,味甘、澀。入心、脾、腎、大腸經。清心醒脾,補脾止瀉,養心安神明目,補中養神,健脾補胃,止瀉固精,益腎澀精止帶,滋補元氣。《玉楸藥解》載:蓮子甘平,甚益脾胃,而固澀之性,最宜滑泄之家,遺精便溏,極有良效。

  小提醒

  營養豐富,主要含有蛋白質、鈣、磷、鐵質及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和胡蘿蔔素、澱粉等成分,其蛋白質含量高達16.6%,是營養豐富的滋補品。能養心安神,補脾止瀉,滋陰壯體,益腎固精。常食可強身健體,延年益壽。

  特別廚藝

  蓮子自古以來是公認的老少皆宜的鮮美滋補佳品。其吃法很多,可用來配菜、做羹、燉湯、制餞、做糕點等,可以與其他藥食搭配。

  溫馨提示

  蓮子性澀,易滯氣收澀斂邪,故脘腹痞脹、大便秘結者及患外感病前後慎食。

  

  小 米

  小米味甘、鹹,性涼。和中、益腎、除熱、解毒。小米粥有安神之效。《滇南本草》:“主滋陰,養腎氣,健脾胃,暖中。”

  小提醒

  小米既可口又富於營養。在每100克小米中含蛋白質9.7克,脂肪3.5克,澱粉72~76克,鈣29毫克,磷240毫克,鐵4.7~7.8毫克。小米不僅產生的熱量高,而且鐵、胡蘿蔔素、維生素的含量均高於大米。小米性味甘鹹,微寒,具有和中健脾除熱等作用。穀芽和麥芽一樣,含有大量酶,有健胃消食的作用。而用小米製成的鍋巴性味甘平,功能補氣健脾,消積止瀉。

  特別廚藝

  小米粥是健康食品。可單獨煮熬,亦可添加大棗、紅豆、紅薯、蓮子、百合等,熬成風味各異的營養粥。小米磨成粉,可制糕點,美味可口。

  溫馨提示

  1. 氣滯者忌用

  2. 小米忌與杏仁同食

  3. 素體虛寒、小便清長者少食

  

  洋 蔥

  洋蔥味甘、微辛,性溫。入肝、脾、胃、肺經。具有潤腸、理氣和胃、健脾進食、發散風寒、溫中通陽、消食化肉、提神健體、散瘀解毒的功效。  

  小提醒

  洋蔥含有大量的糖分和含氮化合物,鈣、鐵、煙酸及各種維生素的含量也較豐富。洋蔥中含有蒜素,能發出香味和辛辣味,能刺激胃、腸及消化腺分泌,增進食欲,促進消化,且洋蔥不含脂肪,其精油中含有降低膽固醇的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,可用於治療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、食積內停等症。

  特別廚藝

  洋蔥烹飪時既可涼拌,也適合炒、作配菜、做餡及西點上的配料。

  溫馨提示

  1. 切洋蔥時特別容易刺激眼睛,但只要在切洋蔥之前把洋蔥放在冷水裡浸一會兒,把刀也浸濕,再切就不會流眼淚了。

  2. 食用時,以有一定辛辣味為宜,不應加熱過久。

  3. 肺胃有熱及陰虛、目昏者慎服。

  

  優 酪 乳  

  優酪乳性平,味酸甘。生津止渴,補虛開胃,潤腸通便,降血脂,抗癌。

  小提醒

  優酪乳由純牛奶發酵而成,除保留了鮮牛奶的全部營養成分外,在發酵過程中乳酸菌還可產生人體營養所必須的多種維生素。即使是對乳糖消化不良的人群,吃優酪乳也不容易發生腹脹、氣多或腹瀉現象。

  鮮奶中鈣含量豐富,經發酵後,鈣等礦物質都不發生變化,但發酵後產生的乳酸,可有效地提高鈣、磷在人體中的利用率,所以優酪乳中的鈣磷更易被人體吸收。優酪乳還有促進胃液分泌、提高食欲、加強消化的功效。

  特別廚藝

  優酪乳可直接飲用,也可以加入各類水果同食。

  溫馨提示

  1. 胃酸過多之人,則不宜多吃。

  2. 要飯後2小時左右飲用,空腹飲優酪乳,乳酸菌易被殺死,保健作用減弱。

  3. 不要加熱,優酪乳中的活性乳酸菌,如經加熱或開水稀釋,便大量死亡,不僅特有的風味消失,營養價值也損失殆盡。

  

  小 麥

  小麥性味甘微寒,入心、脾、腎三經,功能益腎養心安神,調腸胃,除熱止渴。《本草拾遺》:“小麥面,補虛,實人膚體,厚腸胃,強氣力。”  

  小提醒

  小麥中除含有蛋白質、澱粉、鈣、磷、鐵,還含有維生素B、澱粉酶、油酸、亞油酸等。小麥的蛋白質含量比大米高,而且還含有大米所缺乏的維生素E、麥芽糖酶、蛋白分解酶和澱粉酶,所以麵食比米飯容易消化。小麥胚芽中含有豐富維生素E,可抗老防衰,宜老年人食用。

  溫馨提示

  1. 多食難化,小兒病患勿食。

  2. 勿同粟米、枇杷食。

  

  扁 豆

  白扁豆甘溫,補脾胃。《馮氏錦囊秘錄》謂其能“通利三焦,升清降濁,故專治中宮之病。久食補五臟頭不白。”  

  小提醒

  扁豆為夏秋季主要蔬菜之一。其含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粗纖維、鈣、磷、鐵及多種維生素等成分。它還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鋅,每百克中含量達2.69毫克。

  鋅是維持性器官和性機能正常發育的重要物質,是促進智力發育和視力發育的重要元素,能提高人的免疫能力。所以青少年常吃些扁豆,對身體的生長發育大有益處。扁豆性味甘平,功可健脾和中,清暑化濕,適宜於消化不良,脾胃虛弱,病後調養者。

  溫馨提示

  扁豆含有一種毒蛋白,豆莢上有一種溶血素。此二物須高溫方能破壞,若加熱不夠,食後可發生噁心、嘔吐、腹痛、頭暈等中毒症狀。所以食用扁豆必須炒熟煮透才可食用。

arrow
arrow

    Dr.Ru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